首页
>今日武威>武威要闻
源头治理注清流 青山绿水绘新卷
——我市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源头治理注清流 青山绿水绘新卷
信息来源: 武威日报 作者:孙文娟 高德强 发布日期: 2021-01-17 08:39 浏览次数:

民勤县西渠镇地处青土湖边缘,石羊河流域末端。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曾长期深受沙患危害,肆虐的风沙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近年来,制产村村民何德荣将沙漠作为独有的资源加以利用,带领群众从事梭梭嫁接苁蓉产业,逐步走上了一条沙漠增绿、群众增收的良性循环之路。“发展梭梭嫁接苁蓉产业不仅能够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而且能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人工种植梭梭成活率高、用水量小、成本低、效益高,后期管护简单,一次投入可长期受益……”何德荣说起梭梭嫁接苁蓉产业的好处如数家珍。

这是我市不断创新生态扶贫机制,因地制宜绿色发展,走出的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的路子。

过去一年,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历史责任和底线任务,召开生态大市建设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生态大市的意见》,着力做好整改、治污、增绿、节水、产业、宜居“六篇文章”,全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提升治理成效  巩固整改成果

我市地处全国生态格局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的中心地带,南部祁连山是河西走廊中下游经济社会发展的“天然水库”和“生命线”,也是黄河支流的重要水源地,针对南部祁连山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我市把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整治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标本兼治,突出问题导向,细化整改措施,严格整改标准,坚决有力推进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治理成效明显提升。

祁连山150个生态环境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并通过省级复核,营造水源涵养林36.85万亩,封山育林128.64万亩,水源涵养林面积逐年扩大。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全面完成,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全面推进中央第一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中央第二轮环保督察交办信访投诉问题、“绿盾”专项行动反馈问题、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凉州城区空气质量稳定在国家达标城市行列。坚持减量化、有机化、水肥一体化的治理举措,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畜禽粪便、秸秆、废旧农膜和尾菜综合处理利用率均实现年度既定目标……

这些成绩的取得,展示了我市众志成城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成果,是我市坚持标本兼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也彰显了我市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污染防治三年攻坚任务的全面完成。

推进绿地倍增  实现产业增效

完成人工造林30.53万亩、占目标任务的101.8%,封育35万亩,新增城市(县城)绿地226.09万平方米、占计划任务的205.5%。

天祝县纳入全国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古浪县、民勤县纳入国家规模化防沙治沙试点范围。全市有11个村荣获“国家森林乡村”称号,创建“省级森林城市”获省上批复。

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65个子项目完成64项,累计完成投资35.6亿元。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全面完成,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编制,将12个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为7个。

……

过去一年,我市以建设生态大市、创建森林城市为目标,坚持疫情防控和国土绿化“两手硬”,推进五大工程、八大行动,统筹城乡结合、全域推进,以提升质量为根本,抓示范、树样板,点、线、面相结合,按下国土绿化倍增行动“快进键”,大力推进国土绿化倍增行动。

我市坚持机关干部义务压沙制度,大规模开展防沙治沙,完成治沙造林23.16万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7.5万亩,沙化土地明显减少。全市荒漠化、沙漠化面积较2009年分别减少31.7万亩、9万亩。

我市被命名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八步沙林场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甘肃首个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甘肃省第五次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武威市荒漠化程度由重度向中度和轻度减缓。

持续推进经济林提质增效,完成经济林提质增效22.36万亩;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建立了八步沙、民勤青土湖等梭梭接种肉苁蓉基地,发展梭梭嫁接肉苁蓉8.16万亩。

今年,我市将持续推进绿地倍增行动,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实施五大工程,推进八大行动,2021年计划完成营造林3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4万亩,退化林分修复6万亩,治理退化草原30万亩。重点推进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持续推进城镇绿化、农村村庄绿化、景区景点绿化、通道绿化、产业园区绿化等提质增绿,争取省级森林城市创建获省林草局授牌。

落实六大行动  推进全面节水

2021年1月5日,中国水利报社第十届年度“中国水利记忆·TOP10”评选结果揭晓,“甘肃石羊河流域重塑极度缺水地区生态”被评为“英大长安杯”2020基层治水十大经验之一。

石羊河示范河湖顺利通过水利部验收,石羊河成为全国第一批、全省唯一的全国示范河湖,为全国内陆河干旱缺水区季节性河湖管理及河湖长制工作提供了样板。

长期以来,缺水是武威最基本的市情,节水是武威发展永恒的主题。我市水资源极度短缺,全市人均水资源不足全省的1/2、全国的1/4。

针对严峻的水情形势,市委、市政府精心研究谋划,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国家节水行动的意见》。我市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统筹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减损,全面完成水权水价和水管体制改革,国家节水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水权水价和基层水管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全市用水总量由2015年的15.81亿立方米减少到2020年的14.2亿立方米。

《武威市节约用水条例》颁布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落实。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成果不断巩固扩大,干旱之年民勤蔡旗断面过水量达到2.99亿立方米,连续11年稳定实现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约束性目标,青土湖地下水埋深由2007年的4.01米上升至2.91米,民勤外河近40年来首次出现过水。

我市采取全流域“五水”共治,7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6个地下水考核点位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45%以上。

市水务局党组成员、水政执法支队支队长曹军元说:“下一步,将坚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落实好各项节水措施,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推进深度节水、极限节水,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大市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